【聯合報/蘇詠智】
好萊塢浪漫喜劇片曾經在台灣有過非常風光的票房佳績,最具代表性的銀幕情侶檔中,湯姆漢克斯與梅格萊恩都具備「鄰家」親切特質,格外贏得觀眾喜愛,兩人3度主演的「跳火山的人」、「西雅圖夜未眠」、「電子情書」,台灣票房走勢是一路往上,尤其「電子情書」不但將同檔轟動全台的日本恐怖片「七夜怪談」壓下,也風光打進全台年度外片賣座榜Top 10,比不少特效動作片都熱賣。
湯姆漢克斯與梅格萊恩會成為銀幕情侶組合,其實也是意外,最早女編劇諾拉艾芙蓉的作品「當哈利碰上莎莉」籌拍時,湯姆漢克斯認為劇本的分量太輕,不過是插科打諢而已,沒有接下男主角,結果梅格萊恩等待半天,等到比利克里斯托點頭接演,片子上映後出奇大賣,湯姆漢克斯發現自己看走眼,但比利克里斯托也沒有再和梅格萊恩繼續攜手下去,梅格下一部片就換成與湯姆漢克斯搭檔合演「跳火山的人」。
「跳火山的人」雖然是「發暈」金獎編劇約翰派屈克山利編導,卻讓影評人抱怨浪費一個還算有潛力的題材,湯姆漢克斯與梅格萊恩的第一次攜手並沒有亮眼成績。說也奇怪,湯姆、梅格之後兩年多各自有新的銀幕搭檔,卻都沒有賣出好成績,終於諾拉艾芙蓉完成「西雅圖夜未眠」的劇本,原本考慮過丹尼斯奎德、茱莉亞羅勃茲等扮演男女主角,繞了一大圈之後,促成湯姆漢克斯與梅格萊恩第2度合作,有趣的是,兩人直到片子快結束才真的有對手戲,搭檔地有點勉強,然而片子的票房竟比「跳火山的人」多出3倍多,也讓他們終於成為通過賣座考驗的黃金銀幕情侶檔。
於是到了數年後的「電子情書」,諾拉艾芙蓉在籌備之初就沒換過男女主角人選,各方也都期待「西雅圖夜未眠」鐵3角再攜手,諾拉向來喜愛用經典老片為新作加持,「當哈利碰上莎莉」中有「北非諜影」,「西雅圖夜未眠」有「金玉盟」,「電子情書」中不只有「教父」,全片主要設定、發展都脫胎自匈牙利劇作家米克羅斯拉斯洛在1937年於布達佩斯劇院首演的腳本「香水店」,兩年多後由德國裔名導劉別謙改編成了電影「小店鴛鴦」,在抗戰時期的「孤島」上海曾經上映,至今已被視為好萊塢經典文藝片。
「小店鴛鴦」描述兩個在禮品店工作的男女,互相不滿意對方,但意外成為筆友、在不知道對方真實身分下,反而能夠敞開心扉,發展出戀情。20世紀末,已經沒有多少人真的還在用筆寫信,更甭提傳統的「交筆友」,諾拉艾芙蓉把背景從大蕭條前的布達佩斯搬到當代紐約,男女主角各自成了連鎖大書店、傳統書店的經營者,彼此之間的不對盤更多是因為企業大鯨魚要吞併小蝦米的趨勢變遷,賦予較多的社會意義。男女主角不再寫實體信,而是透過電子郵件來傳情,女主角請教神秘的網友如何擺脫職場上的困境,卻沒料到那個拿「教父」台詞鼓舞她、給她力量的網友正是自己倒胃口的連鎖大書店高層。
上一回在「西雅圖夜未眠」中,湯姆漢克斯的鰥夫深情、難忘已故亡妻,形象非常討喜,反而梅格萊恩扮演的勇敢追愛女記者,較無明顯特出之處,「電子情書」彼此剛好倒過來,梅格的小書店老闆親切、甜美又可人,湯姆漢克斯的角色倒是心機有點重,不無狡猾的手段,就沒有梅格那麼得人疼。這一次湯姆漢克斯與梅格萊恩的對手戲非常多,搭配紐約怡人的風光,幽默逗趣的對白,卡洛爾金獻唱的動聽插曲「Anyone At All」,成為一部絕佳約會電影。
「電子情書」美國排在年底將近耶誕大檔時上映,台灣因為跨年、春節等大檔都已經被一堆特效強片佔據,只好等到隔年的3月底春假檔上映,不過台灣觀眾喜愛湯姆配梅格,片商很輕鬆談到了西片幾家龍頭院線,氣勢如虎添翼,如願開出票房大紅盤,賣座一路開高走高,創下令人眼紅的佳績。
梅格萊恩曾是紅極一時的「美國甜心」,曾經有機會與老公丹尼斯奎德過境台灣轉赴新加坡,當時機場記者趕忙拍攝、想要訪問,她卻露出和銀幕上的甜美完全180度距離的嚴肅表情,令各方驚覺「假戲畢竟不是真實人生」。甜心型的女星最怕形象破壞,無法繼續在銀幕上裝可愛,梅格萊恩就在千禧年捲入與羅素克洛合作拍片傳緋聞事件後,影壇氣勢即重挫,隨後試圖轉型也不成功,又被傳整形失敗、五官巨變,她也愈來愈難搶到大片重要角色,反而丹尼斯奎德在離婚後一度接連演出「明天過後」等票房巨片,出過一陣子鋒頭。
今年逢「當哈利碰上莎莉」在美國上映滿30周年,比利克里斯托與梅格萊恩再度聚首,不少網友感嘆當年的甜姐兒已經不見蹤跡,現在的梅格再也回不去。台灣則是「電子情書」上映滿20周年的紀念,好萊塢文藝喜劇亦有許久沒打進台灣年度票房Top 10,不知哪一對俊男美女的組合能夠刺激台灣影迷進戲院捧場的興趣?
臺視新聞
新聞與新聞性節目申訴案件作業流程
- 臺灣電視公司於中華民國99年元月1日公告實施
107年7月1日修訂
- 臺視新聞製播詳實優質的新聞報導與新聞性節目以服務民眾,除依循臺視新聞部所制定的「新聞編採製播作業註意事項」,並遵循政府相關法令,同時依據「廣播電視法」第二十三條及第二十四條之規定,妥善處理民眾對新聞與節目內容之申訴。
- 如果民眾認為臺視新聞部所製播之各節新聞、新聞性節目、特別報導及紀錄片等,有違反上列的規定,請於播送日起十五日內以電話、書面或本公司網站觀眾申訴信箱,向本公司提出申訴。
申訴電話:「臺視觀眾服務專線:0800-058-886」
臺視網站之意見箱:https://www.ttv.com.tw/dnet09/suggest/suggest.aspx - 申訴人請以真實姓名、聯絡電話,電郵以及通訊地址等可確實聯絡的資訊、提出,並說明申訴相關內容及佐證資料;如為匿名、假藉係新聞事件當事人之申訴案,或申訴人未提出具體之事實及內容者,本公司將不予處理。臺視公司在接獲郵件、電話、傳真、電子郵件、或網路申訴時,於二十四小時內(不含假日)均由「臺視觀眾服務專線:0800-058-886」登錄列案處理。新聞部接獲申訴後須即時以電話、書面或電郵先行回覆及後續處理情形,相關回覆情形與內容均應列表紀錄。
- 新聞部接獲申訴案件後,新聞部經理視案件內容交付該新聞或新聞性節目權責製作人進行討論並進行處理,並於一週內擬妥回函內容,簽請新聞部經理核處,並呈報總經理核示,附具理由及不服處置時之申覆方法,交由「臺視觀眾服務專線:0800-058-886」以書面通知申訴人。
- 副總經理得視需要召開「新聞或新聞性節目申訴會議」,進行研議或調查,並於二週內做出決議,附具理由及不服處置時之申覆方法,以書面通知申訴人與該新聞或新聞性節目權責製作人。
- 對申訴人之書面回覆,影本應由「臺視觀眾服務專線:0800-058-886」登錄存檔,並將處理結果,在考量不影響新聞事件當事人之聲譽或其他權益下,或徵求當事人同意下,以適當方式於臺視公司網站上公開。
- 民眾或新聞性節目權責製作人如果對臺視所回覆不滿意,得另以書面提出申覆要求,向臺視公司申請覆議,相關部門於接到申覆後彙整相關資料,召開專案會議(提報主管會議或董事會?)處理。
- 「新聞或新聞性節目申訴會議」設委員五人,人選由新聞部經理諮詢各方意見後,提名報請總經理核定。委員為無給職,任期一年,期滿得連任。「新聞或新聞性節目申訴會議」成員,應遵守當事人(被申訴人)迴避原則。
附註一 「新聞或新聞性節目申訴會議」委員名單
附註二 廣播電視法 (修正日期107年6月13日)
第23條:對於電臺之報導,利害關係人認為錯誤,於播送之日起,十五日內要求更正時,電臺應於接到要求後七日內,在原節目或原節目同一時間之節目中,加以更正;或將其認為報導並無錯誤之理由,以書面答覆請求人。前項錯誤報導,致利害關係人之權益受有實際損害時,電臺及其負責人與有關人員應依法負民事或刑事責任。
第24條:廣播、電視評論涉及他人或機關、團體,致損害其權益時,被評論者,如要求給予相等之答辯機會,不得拒絕。